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职场快讯 > 职讯 >

内蒙古科技大学2024年银龄教师招聘公告

来源:今日招聘 | 发布时间:2024-05-16 14:58:45 |  访问:57

内蒙古科技大学2024年银龄教师招聘公告

@海内外英才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有关精神和《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教师〔2023〕)文件要求,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关于银龄教师招聘的相关部署,全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充分发挥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企业、行业)退休教师、专家的经验优势和专业优势,帮助提升我校人才队伍建设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现将“银龄”教师招聘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条件

(一)“银龄”教师应为已办理退休手续,年龄在65(含)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正高级职称,具有丰富的教学、科研、生产及管理经验的高层次人才。

(二)政治可靠、师德高尚、爱岗敬业、身体健康、作风扎实、教育教学经验丰富。

(三)退休前的教学科研方向与我校相关学科高度相关,具体业绩要求详见附件。

(四)退休前为双一流高校或双一流学科教授;曾任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省级以上基金项目主持人、省级以上一流专业带头人、省级以上一流课程负责人、省级以上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者、省级以上教学名师,以及其他经认定达到同等层次标准的高水平退休人才,优先引进。

二、岗位职责

(一)可承担教学与实践教学任务,工作量由双方商定。

(二)指导专业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或指导教师完成申报省部级以上教科研项目、成果转化等教科研活动。

(三)参与学校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推进我校与其他院校及科研机构、企业、行业的交流合作。

(四)承担专业梯队建设工作,通过“传、帮、带”方式指导青年教师做好教学和科研工作,组织开展学术讲座、教研等活动,由高素质“银龄”教师担任青年教师导师,发挥师承效应。

(五)完成所在学院(部)规定的其他相关工作,具体内容及成效在合同协议中注明。

三、薪酬待遇

采取“一人一议”原则,根据工作目标任务由双方商定。

四、应聘程序

(一)采取学院推荐与个人应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应聘人员需提交以下材料:

1.《内蒙古科技大学“银龄教师”申请报名表》;

2.学历、学位证书,高校教师资格证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原件扫描件;

3.退休证或退休证明原件扫描件;

4.身体健康证明(近六个月三级甲等医院体检证明材料)原件扫描件。

(二)学院组织初审推荐,人事处组织学术评价工作,并会同相关职能部门、设岗学院与拟聘“银龄教师”交流面谈。

(三)拟聘事项经学校审批通过后,人事处“银龄教师”办理聘用手续。

五、联系方式

各学院联系人电话详见《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银龄教师需求统计表》。

学校联系人:袁老师,王老师

学校联系电话:0472-5952230,0472-5953606

招聘邮箱:rsc@imust.edu.cnimust_rsc@126.com(投递简历邮件标题:姓名+学历+专业+应聘岗位名称+中国博士人才网)

附件1: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银龄教师需求统计表.xls(已附下方)

附件2:内蒙古科技大学“银龄教师”申请报名表.doc

附件1: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银龄教师需求统计表
序号招聘岗位

所在部门

岗位

类别

招聘

人数

招募岗位基本条件及其他要求工作

周期

待遇

条件

联系人电话邮箱
学历要求专业要求其他

要求

1材料与冶金

学院

专任教师3博士研究生材料科学与工程教授、博导;主持过3项以上国家级科研项目,或者有1项科研成果实现成果转化,转化金额超过1000万元,或者作为主要参与人,获得1项以上国家级科技奖励或国家教学成果奖。每年在校工作不少于6个月面议包老师,13848279960

baojinxiao@imust.cn

2稀土产业学院(稀土工程技术学院)专任教师4博士研究生冶金工程教授、博导,主持过国家重大研发计划项目课题(或类似项目)或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或类似项目),或成果转化达500万元及以上(成果负责人),或获得过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第一完成人)或国家级奖(额定人员),或国家级一流课程负责人,或国家级人才称号获得者每年在校工作不少于6个月面议彭老师,15149320456,pengjun75@163.com
3矿业与煤炭

学院

专任教师3博士研究生采矿工程、安全工程、矿物加工工程教授、博导;主持过3项以上国家级科研项目,或者有1项科研成果实现成果转化,转化金额超过1000万元,或者作为主要参与人,获得1项以上国家级科技奖励或国家教学成果奖。每年在校工作不少于6个月面议曹老师,18747235897,caozhao1217@163.com
4土木工程

学院

专任教师4博士研究生土木工程、交通运输、管理科学与工程、力学教授、博导;主持过3项以上国家级科研项目,或者有1项科研成果实现成果转化,转化金额超过1000万元,或者作为主要参与人,获得1项以上国家级科技奖励或国家教学成果奖。每年在校工作不少于6个月面议李老师,18810859654,1554354600@qq.com
5化学与化工

学院

专任教师2博士研究生化学工程与技术教授、博导;主持3项以上国家级科研项目,或者有1项科研成果实现成果转化,转化金额超过1000万元;以第一完成人获得1项以上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一等奖或教学成果一等奖。每年在校工作不少于6个月面议李老师,13848263801

lisongbo@imust.edu.cn

6能源与环境

学院

专任教师4博士研究生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教授、博导;主持过3项以上国家级科研项目,或者有1项科研成果实现成果转化(超过300万元),或者作为主要参与人,获得1项以上省部级科技奖励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每年在校工作不少于6个月面议张老师,15848793470,13410491@qq.com
7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专任教师3博士研究生控制科学与工程教授、博导;主持3项以上国家级科研项目,或者有1项科研成果实现成果转化,转化金额超过1000万元;获得1项以上省部级科技奖励或教学成果一等奖,或国家级科技奖励或教学成果奖。每年在校工作不少于6个月面议喻老师,13644728926,fmydh@imust.edu.cn
8数智产业学院专任教师3博士研究生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授、博导;主持过3项以上国家级科研项目,或者横向课题金额超过300万元以上,作为主要参与人获得过省部级及以上奖项每年在校工作不少于6个月面议杨老师,15047219918,yld_nkd@imust.edu.cn
9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任教师3博士研究生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教授、博导;主持3项以上国家级科研项目,或者有1项科研成果实现成果转化,转化金额超过300万元;以第一完成人获得1项以上省部级科技奖励或教学成果一等奖,或国家级科技奖励或教学成果奖。每年在校工作不少于6个月面议杜老师,15848211359 nmdzq1981@163.com
10理学院专任教师3博士研究生应用统计学教授、博导;主持3项以上国家级科研项目;主持或为主要参与人获得1项以上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或教学成果奖。每年在校工作不少于6个月面议马老师,15024710695
11经济与管理

学院

专任教师5博士研究生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金融学教授、博导;主持3项以上国家级科研项目;获得1项以上省部级科技奖励或教学成果一等奖,或国家级科技奖励或教学成果奖;或国家级教学名师。每年在校工作不少于6个月面议孙老师,13847206161

sunbin_bsu@hotmail.com

12外国语学院专任教师1博士研究生英语教授、博导;主持3项以上国家级科研项目。每年在校工作不少于6个月面议耿老师 wyxgw@imust.edu.cn 18647206962
13马克思主义

学院

专任教师5博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政治学、民族学教授、博导;主持3项以上国家级科研项目,思政课教学经验至少3年。每年在校工作不少于6个月面议张老师,13664021999,zgc2132162@163.com
14机械工程

学院

专任教师3博士研究生机械类教授、博导;主持过3项以上国家级科研项目,获得1项以上国家级科技奖励或国家教学成果奖。每年在校工作不少于6个月面议张老师,13848266153
15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专任教师3博士研究生建筑学、设计学教授、博导;主持过3项以上国家级科研项目每年在校工作不少于6个月面议韩老师,13947243903
16文法学院专任教师3博士研究

法学、社会学、

中国语言文学

教授、博导;主持过3项以上国家级科研项目每年在校

工作不少于6个月

面议王力平15848816126

hutuzhai@126.com

投递流程:

注册今日招聘(https://www.jrzp.com/xiaozhaoView/4308364.shtml),完善个人简历或上传pdf版简历>>选中职位投递>>确认职位或岗位名称>>完成投递,并注意尽量不要多岗投递。

推荐:更多 请关注 今日招聘官方微信公众号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 责任编辑:企业校招 】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今日招聘"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今日招聘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今日招聘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求职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未经招聘网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招工招聘信息及作品 | 招聘网版权所有 2007-2018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2895号

网站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178-14 公司招聘招人好网站,就在招聘网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浙B2-20080178-14